m2 MacBook 物理安装 Linux 上手体验

2020年,苹果公司发布了基于 arm 架构的 m 系列芯片,作为其移动端的新解决方案,从此正式与英特尔分道扬镳。MacBook 系列产品线从此飞升至笔记本电脑行业头部地位。

在此之前,苹果与其他“组装厂”一样,使用英特尔的低功耗 u 系列移动处理器作为笔记本电脑的计算单元。但由于英特尔x86移动端处理器常年被人诟病的低能效比以及高发热,搭配上乔布斯时代苹果“优雅至上”的设计理念,更使得本就有缺陷的 MacBook 系列雪上加霜。除了系统上的极小部分优势,办公领域还是被传统 wintel 系列碾压。IBM 的 ThinkPad 系列,以及同时期戴尔和惠普及其丰富的产品线,都是挡在苹果面前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人生使用过的第一台电脑就是苹果的 iMac 系列,发布于2007年,其搭载了双核心 2.4G 频率的 Core 2 Duo 处理器以及 4GB 内存。当时上幼儿园的时候用这台电脑使用 Skype 与外国的亲友聊天(我对 Skype 的拨号声音印象极为深刻,并且现在也经常使用)。这台电脑至今还在家里一个闲置的小房间内吃灰,并且在初中疫情期间还被我用 Boot Camp 在 XP 和 win7 之间折腾了好久,至今仍可开机(不流畅)使用。

2016年,我拥有了一台自己的电脑,是父亲淘汰下来的联想 ThinkPad E420s,直到 19 年初由于进水被迫更换到了一台 Late 2013 时期的 MacBook Pro,搭载型号未曾查证的 i5 处理器。在此期间用这台电脑给班级剪过视频,用 OpenGL 打过 CSGO(那会还不懂,后来知道一直在打bot),还虚拟机装 win7 玩过网易 java 我的世界,可以说是被我折腾的不轻。直到 2020 年封城网课期间换到了下一台小米笔记本,且这台 MBP 目前除了因跌落导致屏幕出现条纹外还可正常开机使用。

23年体验了配置最丐的 Macbook Air 之后,是时候换新电脑了,8GB 的运行内存确实在24年已经只能刷刷网页了。在购入了新的 M4 Pro Macbook 之后,我决定尝试在 m2 芯片上安装某个 Linux 发行版并且体验其在当今日常使用的可行性。

Asahi Linux Project,致力于将 Linux 移植到 Apple Silicon 的苹果电脑设备上,基于 Fedora。

我希望使用 Mac 尝试 Linux 并对此抱有信心有以下原因:

  • Linux 开源社区活跃,许多软件对于 arm 架构的支持更好
  • Macbook 硬件体验较好,特别是在扬声器等周边设备上,极少出现短板
  • Macbook 优秀的续航能力
  • 一些外国软件对于 Linux 的支持更佳

更新中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